據工信部網站25日消息,工信部在答復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0278號(經濟發展類032號)提案時表示,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大型數字經濟平臺相關立法工作。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發展實踐和產業促進需求,推動相關立法早日出臺。
工信部提到,數字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大型數字經濟平臺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尚無針對大型數字經濟平臺的專門立法,現行傳統監管模式與思路不能完全滿足當前大型數字經濟平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構建新監管理念與模式意義重大。
工信部表示,立足互聯網行業管理主責主業,多措并舉,有序推進大型數字經濟平臺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強化平臺經濟監管頂層設計。完善促進平臺規范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積極推進《電信法》立法進程。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收集平臺企業“綠燈”投資案例。配合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指南》《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南》等規范性文件,壓實平臺企業主體責任。
二是推動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參與編制《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并推動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加快構建數據產權、交易流通等制度規則。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并推動以國務院名義印發。籌建數字經濟部際協調機制,設置數據產權認定等重點任務。
三是不斷加大行業政策供給力度。印發《“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快5G網絡、千兆光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印發《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等多個電信和互聯網領域相關規章制度,為促進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持續優化行業營商環境。強化企業合規意識,聚焦彈窗關不掉、歧視性屏蔽網址鏈接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問題,開展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和第三方評估工作,企業經營合規性、行業生態開放度、用戶體驗滿意度明顯提高。強化部門協作,不斷完善網絡協同監管和聯動處置機制,積極開展各類涉網專項治理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處置逾30萬個違法違規網站和APP,有效凈化網絡空間。
五是加強數字經濟安全保障。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界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和數據處理活動等概念,明確監管范圍和監管職責,提出數據分類分級管理、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以及檢測、認證、評估管理等要求。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單位共同發布《人工智能行業自律公約》等,探索制定人工智能行業從業人員行為規范。
工信部稱,下一步,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大型數字經濟平臺相關立法工作。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發展實踐和產業促進需求,根據有關牽頭單位的進度安排,在起草、審查、審議等各階段積極配合做好相關研究和意見反饋工作,推動相關立法早日出臺。
一是加強政策統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積極推動《電信法》《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等法律政策制定修訂工作。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持續推動出臺平臺企業“綠燈”投資案例,釋放積極政策信號。推進平臺合規制度建設,健全平臺合規評估體系,實施平臺規則透明度公約,筑牢企業合規經營基礎。研究制定云平臺互聯互通指導意見,推動出臺平臺互通互操作技術標準,有序推進平臺業務和數據開放互通、創新發展。
二是加強工作協調,構建協同治理格局。加強跨部門、跨地區協同,強化信息共享和技術互助,形成各負其責、央地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引導頭部平臺企業發揮表率作用,推動企業協商、健全聯合治理機制。持續發揮行業組織作用,用好行業自律、投訴舉報等手段,全面提升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的協同效應。